华侨城湿地:都市中的“绿翡翠”
作者:果叮咚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6日
华侨城湿地 欧阳勇摄
自然教育活动寻找动物踪迹 华侨城湿地供图
一阵微风吹过,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华侨城湿地)里,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夏日炎炎,漫步在华侨城湿地内,仍能感觉到身心舒爽,全身的细胞都活跃起来。
华侨城湿地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不仅是深圳湾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延伸,还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隔海相望,是我国唯一处在现代化大都市腹地的滨海红树林湿地。这块城市“绿翡翠”,一直向周围散发着阵阵绿意,为城市中的人们带来自然的清新。
今年是华侨城湿地开园十周年。从政策引领到企业行动到公众关注,一步步探索,让华侨城湿地从一片滩涂成长为国家湿地公园。
华侨城湿地美在哪?变在哪?答案藏在十年的绿色蜕变之路中。
生态修复,打造湿地之美。
湿地发展与人类发展联系紧密,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红树林湿地是湿地资源中一种独特的类型。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能在海水中生长,素有“海上森林”之称。红树林作为一种重要的湿地类型,在维护生物多样性、防风消浪、保持土壤、净化海水、储碳固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使得红树林享有“海岸卫士”美誉。
2007年,华侨城集团受深圳市政府委托管理华侨城湿地,并开始长达5年的生态修复。
华侨城组建专业团队,包括鸟类、水环境、生态学、红树林等多个不同领域专家,在水环境、鸟类监测等基础上,共同研讨修复对策,对湿地实施了包括水环境修复、生物通道恢复、鸟类栖息生境修复、植被修复等在内的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
得益于有效的保护,目前,华侨城湿地已记录动植物共1133种。其中植物393种、鸟类183种,包括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22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27种,节肢动物427种、底栖动物94种,较2007年接管时提升一倍以上。
2012年,华侨城湿地开园,正式对公众开放。
“尊重自然”是华侨城湿地的管理基础。“零废弃”“无痕湿地”等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化,最终形成“不消杀、不做景观式修剪、不开灯”的“三不原则”,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和功能的完整性和自然性,让超千种动植物在都市中央自在地繁衍生息。
水土交融变幻之间,湿地之美跃然眼前。这里,不仅是生物们的庇护所,也是人们心灵的绿色港湾。
自然教育,让公众参与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好了之后,我们把工作重点向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倾斜。湿地是很好的自然课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美的风光为公众提供了近距离观察自然、享受自然的条件。公众参与自然教育活动后,又可以形成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的理念,参与到保护湿地中来。尤其华侨城湿地处于大城市腹地这种特殊的区位优势,更可以让我们的保护、宣传工作进一步开展,形成良性循环。”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校长孟祥伟说。
2014年,全国第一所自然学校在华侨城湿地落地,本着“一间教室、一套教材、一支环保志愿教师队伍”的宗旨,开创了“政府主导、企业管理、公众参与”的管理模式。
华侨城湿地以湿地资源为依托开发了多种自然教育课程:有解说学习系列,如生态导赏;小小博物家系列,如小鸟课堂;一起“趣”自然系列,如我的树朋友。多元化课程让前来参与自然教育活动的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深刻体验到了自然的魅力。
“我爱看书,也爱动物,所以很多能在书本、媒体上了解到的知识,我都很清楚。但当我参加观鸟活动时,我发现文字在很多时候是很无力的。它无法描写出鸟儿清脆的歌声,也无法描写出一只小鸟尝试吃美味的浆果却又因害怕有陷阱而犹豫不决的姿态。这只能通过亲身观察来体验。”参与华侨城湿地自然教育活动的学生这样说。
随着经验的持续积累,华侨城湿地先后编撰出版了《我的家在红树林》《城央“滨”fun 自然课》《情意自然教育体验课程》等系列丛书、自然教育教材32本。2021年出版的《在城中央——华侨城湿地运营管理及自然教育模式》,围绕湿地的生态修复、园区运营管理、志愿者服务管理以及自然教育等特色工作,总结输出华侨城湿地的运营管理经验和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的自然教育模式。
“下一步,我们要打造品牌活动。自然教育的活力来源于自然,这是源源不断的,我们要服务更多人,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感受到湿地之美。”孟祥伟对华侨城湿地自然教育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当然不止于此,我们的目标在更远的未来,我们希望通过华侨城湿地能打造好、做好生态文明的深圳窗口,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圳范例。”
2018年,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管理局主办、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协办的第一届“零”感源自然·自然艺术季在华侨城湿地举办。来自深圳的各中小学生利用石头、树枝、羽毛、果实、贝壳等制作自然艺术作品,将大自然元素透过艺术结合,呈现出另一番美丽神奇的新景象。通过“自然艺术季”,公众参与多彩的活动,感受自然的美,增强了公众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和情感。2018—2021年,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联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管理局、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握手三零二”工作团队,累计举办了4届“自然艺术季”,超过70所中小学参与,覆盖全市6个区。
过去10年,修复、保护、公众参与,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华侨城湿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自然教育之路。至今,华侨城湿地已开展公益教育活动6000余场次,直接参与公众近100万人次,影响受众超过千万人。
荣誉只在过去,华侨城湿地的挑战还在更远的未来,湿地保护正当时。
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首次在我国召开。2021年,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并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今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也将首次在我国武汉举办。我们能感受到,一系列关于湿地的政策、会议、活动、理念即将面世,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力量。
华侨城湿地将乘时代之舟,逐梦湿地,驶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