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生态文明这样融入学校教育
作者:蒋丽娜 杨涵 发布时间:2023年4月22日
3月21日,无锡教育电视台网上直播“碳汇——走向生态文明”的云课堂,地理、生物、政治和化学老师,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各个环节,将4个学科与碳汇的内容在一堂课中做到了环环相扣。
讲座激发,课程再度融合
2022年3月29日,在无锡教育教育电视台网上直播的“多学科视角下的河长制认识”生态文明教育融合课程吸引了金万名师生观看直播。到了年底,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李树民和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特级教师王荐带领的教师团队,又要开始筹划下一年的生态文明教育融合课。
想起2022年初备课前从市无锡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帮助下收获的那些思路和创意,李树民、王荐团队再一次找到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希望为2023年的课程找到融合的切入点和思路。
这一次,市生态环境局没有像往年一样召开相关处室一起参加的座谈会出谋划策,而是为他们推荐参加一堂东南大学教授在无锡的“我们身边的‘碳中和’”讲座,这让团队老师深受启发,找到了2023年生态环境教育融合课的思路。
精心打磨,课程历久弥新
从确定课堂主题到正式展示,整个课程团队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精心打磨课程内容和环节。4名授课老师和指导老师多次深夜集中研讨,在不断推翻和重构课堂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无锡市市北高中李树民和一女中王荐老师已经合作展开过多次跨学科教学研修,推出的每一堂融合课都凝结了团队对生态文明跨学科教育的深入思考。此次,吸收了立人高中、湖滨中学参与研修。由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的王荐、 陈进、朱虹霖、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的李树民、刘海、无锡市立人高级中学的张旭东、徐福翠、无锡市湖滨中学的毋丽娟共8位老师组成了实力雄厚的师资团队。
课堂关键词定为碳汇,课程的大主题是生态文明,而学生最为熟悉的关联词语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了做到教学资源本土化,课程团队在课堂中融入了无锡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以宜兴善卷洞为例讲解喀斯特地貌以及岩溶碳汇。
再结合“双碳”目标这一时事热点,将学生已学的各学科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交替互动、课程精彩纷呈
近年来,天气异常事件频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无锡市湖滨中学的地理老师毋丽娟播放的一段关于天气异常事件的视频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融合课就此开始。近一小时的课堂里,4名老师轮番上场,在关键知识点出现时给学生进行讲解和拓展,打破学科壁垒。
融合的同时,各学科保留着自己的特色。毋丽娟通过分析发现,水、岩石、大气、生物4个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带来地貌的变化,还降低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产生碳汇效应。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的生物老师陈进在课堂上运用传感器,让学生通过数据变化直观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揭示了森林碳汇的重要性。随着烧杯中的水缓缓流入装有干冰的容器,课堂变得“雾气”缭绕,这是无锡市立人高级中学的化学老师徐福翠为学生打造的实践空间,她准备了不少干冰以及实验器具,课堂因此变得更为活跃。最后在“双碳工作大家说”环节,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的政治老师朱虹霖通过深度解读“双碳”,将课堂立意拔高,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空间。讲解完基本的知识点后,各科老师又轮番上场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来讲解实施“碳汇”的途径。
整堂生态文明教育融合课不是简单的地理、生物、化学、政治依序授课,而是不断交替互动,精彩纷呈。新颖的课程体验,也让学生们更加积极的学习。
聚焦生态,师生共成长
“这是一次很新颖的体验,思维跟着不同老师、不同学科切换。”多名学生在听完融合课后都表示意犹未尽。融合课传递的不仅是学科知识,还有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两个多月磨一堂课的意义已经不仅在于课本身,而是教学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带给老师一次全新的教学体验,实现共同成长。”李树民表示。对新教师来说,两个多月是专业能力全面提升的契机。朱虹霖说,备课期间,她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学生,不断接受新知识和新技巧。陈进说,好的问题不一定是难的问题,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重要。
对老教师而言,两个多月是重新认识教育教学的过程。“节能减排在试卷上可能只是一道题,其背后却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内容。”毋丽娟希望带领学生看到课本背后藏着的庞大知识链,借此点燃他们的求知欲。“一次教学研修让我深刻感知到教育教学的意义所在。原本看题就是题,如今看题则会思考它的价值。”徐福翠认为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和最前沿的信息去讲好每一个知识点,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于生态文明跨学科教育的探索仍在继续,此次融合课不仅贯彻落实了新颁布的《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办法》,课堂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极大提升,而且也是无锡市高中生态文明教育利用本土资源教学的一次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