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与宣传教育科:
推动生态教育 共建美丽长宁
记者:吕望舒 发布时间:2024年3月15日
上海城市里有哪些常见鸟类?角落里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小动物?有哪些古树一直在我们身边?在上海市长宁区生态环境局首创打造的向社区居民普及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知识的科普教育品牌“生境课堂”中,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生境课堂”正是上海市长宁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与宣传教育科(以下简称执法宣教科)推动打造的成果之一。这个由3位巾帼组成的团队,刚刚荣获了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的称号,而由她们演绎的在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还在继续。
搭建公众深度参与的实践体验平台
“小杜鹃、中杜鹃、大杜鹃和四声杜鹃虽然名字相似,但叫声非常不同。”“家燕在上海为夏候鸟,刚出生的幼鸟嘴周围黄色,方便鸟妈妈在昏暗的巢里喂食。”“八哥习惯住在洞里,到了城市之后,路牌上的金属洞就成了它们常见的巢穴。”
每次“生境课堂”宣讲,执法宣教科都会邀请大学教授、资深NGO、博物馆讲解员等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大咖”,他们都是从事上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线的工作者,让他们用“上海故事”讲述本地的生物多样性。他们虽然关注的领域不同,但无一例外地都能用精准专业又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参加活动的市民们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支持乃至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去年8月15日是我国第一个全国生态日,“生境课堂”和“生命的灵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与崇明东滩影像展启动仪式同步举行。活动展示了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各类动植物、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影像资料,吸引了数万名市民线上收看,成为“生境课堂”活动开展以来的一次“小高潮”。
“最开始我们就想利用好身边的动植物,以及我们打造的生境花园网络,用科普的形式,让大家积极主动来参与活动。如今,这项活动已经受到了很多关注,让我们的初心得以实现,我们也觉得很欣喜。”执法宣教科张婧告诉记者。
当前,“生境课堂”持续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普场馆等智库,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同社会公众渴望“受教育”的需求相衔接,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科学研究的成果和进展,为市民和科学家之间架起桥梁,让科普走向社会、走向基层、走向大众。
用科普推文展示公众身边的多样生物
去年在“生境课堂”之外,另一项活动也成为长宁区生态环境领域宣传科普的“爆款”。
寒暑易节,四季更替,春夏秋冬的变化,是人们最容易感知身边自然中万物更迭的窗口。长宁区生态环境局就是抓住这样的一个小切口,与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联合推出了微信公众号生物多样性专栏项目“季候令”。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时,以城市古树为主题,介绍长宁区内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见证着岁月变迁的树木;
夏日炎炎,桃红柳绿时,围绕湖畔水边常见的黑水鸡,介绍水鸟们在芦苇丛中觅食、在水中畅游的样子;
秋色宜人,丹桂飘香时,展示了途经上海的候鸟的千姿百态,不论是靠近沿海滩涂的鸻鹬类、雁鸭类等水鸟,还是隐藏在树林、草丛中的林鸟,都成为长宁区的一道风景线;
瑟瑟寒风,落叶缤纷时,介绍长宁区落叶乔木,从外环林带的枫香、鸡爪槭到中山公园的羽毛槭和天中路的银杏,带着人们走过了五颜六色的季节。
“我们最开始打造这个品牌,也是希望用这种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现代与古典交错,与节气或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相结合的形式,让公众感受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共同参与到城市生态保护中。”张婧说。
目前,一整季的“季候令”专栏已经完结,但是四季更迭中的动物和植物已经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激发出公众更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热情,让公众感受到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也受到广泛好评。今后,执法宣教科也会推出更多妙趣横生、寓教于乐的活动,展现绿色长宁的魅力,凝聚守护绿色生态的合力。
“我们打造各式品牌活动,积极拓展生态科普教育的平台和载体,发挥生境花园等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阵地作用开展沉浸式教学,也通过网络平台持续开展创意科普,就是希望用不同的方式让公众真切地感受自然魅力,鼓励他们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张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