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举办一次成功的自然观察节?
记者:肖琪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1日
村里很久没来过这么多年轻人,也很久没像这样热闹过。
天刚亮,2024大古坪自然观察节(以下简称观察节)的10支参赛队伍便出发 “寻野”。到了傍晚,人们陆续回来,分享一天的奇遇和喜悦。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每位参赛者都经历了一次独一无二的自然观察之旅。
一次成功的自然观察节会给位于秦岭腹地的大古坪村带来什么?保护故事触达更广泛的人群,村庄被注入无限活力。村民与远道而来的年轻人,共享了一场关于发现与分享野生动植物的盛宴。在未来,这群公民科学家所贡献的数据还将持续为当地的保护工作赋能。
3条线路,10位向导,足够沉浸式,增强体验感
村民李小宝是保护区的一位巡护员,也是观察节的向导之一。参赛队伍在他和其余9位巡护员的带领下,于3天内开展植物、鱼类、两栖爬行类、鸟类以及哺乳类等野生动植物的调查。
“所有向导既是保护区的巡护员,也是当地村民。”活动承办方之一、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山水)工作人员何海燕告诉记者:“他们既了解当地情况,巡护经验丰富,也擅长辨认兽类痕迹,了解野生动植物分布的基本情况。”
除了当好引路人,向导还承担着沟通协调、安全管理、野外急救、观察讲解等多项职责。让本地村民参与社区保护工作是山水在地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包括向导培训、管理培训、路线设计、队伍筛选、后勤保障等。”何海燕的描述囊括了一次成功的自然观察节所包含的主要因素。
以观察节开放的3条线路,东河线路10 公里,单程4—5 小时,西河线路4公里,2—3 小时,下河线路2.5 公里,1.5—2小时为例,既要符合保护地的相关规定,又要安全性高,更要生物多样丰富。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何祥博介绍:“3条线路是对既有自然教育线路的延伸,全部位于保护区试验区内,线路平缓,生物多样性丰富,既利于保障野外活动的安全,又适合自然观察。”对于参与者而言,这种延伸带来的最大优势是生物多样性更丰富和体验感的加强。
李小宝和所有向导一样,对每条线路无比熟悉。这里是他们成长的家园,更是他们倾情守护的地方。何祥博介绍:“保护区的所有动植物调查、科学研究以及自然教育活动都会请村民担任向导。这让许多村民对保护工作有了深入了解,也积累了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
3位专家,10支队伍,保障数据科学性、专业性
每晚,10支队伍会将当日搜集的野生动植物数据上交观察节组委会,由来自保护区的植物专家党高弟、鸟类专家梁启慧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卜书海,按照规则进行评分认定。除了评分,3位专家还随时为大家答疑解惑,保障收集数据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每位参赛者每天都热情满满地投入到观察活动中,用镜头记录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当白天高强度的户外活动结束后,晚上还需将所有拍摄到的照片进行整理、归类,标注物种信息后提交。大家的脸上时常挂着心满意足的笑容。有发现物种的欣喜,有探索自然的快乐,更有为村庄未来的保护与发展出一份力的责任。
因10支队伍的倾力付出,本次自然观察节共记录植物281种、鸟类60余种、兽类实体或痕迹10余种、两栖爬行类6种、鱼类两种,丰富和补充了大古坪保护地的动植物名录。主要鸟类记录有蓝鹀、雀鹰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兽类实体及痕迹记录有大熊猫、秦岭羚牛、豹猫、欧亚水獭等。“这些发现丰富了本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库,未来也可为当地的自然图鉴提供丰富素材。”何海燕说。
参赛者也无不对观察节本身赞许有加。“绿脉使者队”的王可欣说:“这次活动激发了我的主动性,启发了好奇心。让我对大自然的野生动植物都充满了求知欲。”“多看爱看队”十分享受整个过程,“我们拍到了很多没想到、没见过的鸟类,收获满满。”“野娃娃”是一支专业的纪录片拍摄团队,他们认为观察节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不仅实现了沉浸式徒步,还观察到很多动物粪便和痕迹,对动物的行为有了更多了解和想象空间。
3天积蓄更多能量,为乡村带来活力和希望
大古坪村是一座藏在山林里的小村落,它所在的佛坪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分布有高等植物1765种(亚种),野生脊椎动物440种(亚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四川羚牛、川金丝猴、金钱豹等14种。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综合调查报告,在秦岭大熊猫保护区中,佛坪保护区以8.11%的栖息地面积,容纳了 19.42%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
很早以前,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就已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党高弟和梁启慧都曾是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他们亲眼见证了无数个村民救助野生动物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有生病的野生大熊猫多次来到村民家中求助,有偷蜂蜜的黑熊和大方的村民。
而在保护之外,当地人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除了传统的农林产业(中蜂养殖、中草药种植、经济林木产业、冷水鱼养殖等),近年来,新兴的乡村旅游、自然教育等事业也逐步发展起来。这些尝试与探索,都离不开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正是独特、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村民也才能因此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何海燕对大古坪村有着深刻的观察。如今,村子里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更多年轻人外出工作。她设想过一种可能,如果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最终村庄也将消失。
如何让这座秦岭腹地的小村落重获生机与活力?“我们希望在未来实现企业和社区的合作,探索出一条具有可复制可推广性,符合保护地发展的道路。”何海燕说:“持续发展自然教育,举办自然观察节活动,引导更多村民加入向导行列都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当漫山遍野的山茱萸红透了,当人与野生动物之间流转的点滴温情传播给更多人,大古坪村的风景与风情也留在了更多人心里。